效益分析
1 民生效益分析
1.1 振兴乡村经济的最佳选择
本项目的投入,使秸秆变废为宝,可以为农民带来多层收益:
①:企业收购秸秆,农户可以得到收入;
②:企业产品的投入可以使农户的种植成本下降;
③:可以改善农作物品质,增加销售价格,提升农户收入;
④:可以直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增收。
同时因为项目属于区域自产自销,秸秆又属于可再生资源,项目的可持续经营才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一环。
综上所述,本项目可以说是振兴乡村经济的最佳选择
1.2 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
①: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本项目的投入,秸秆从此不需要再焚烧,因秸秆焚烧引起的空气污染将不复存在。
②: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项目产品还田,可以对农田进行改良,吸附钝化土壤中重金属盐及农药残留,同时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还可以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节,多种效果的产生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
③:解决水体污染污染
项目产品还田,有保水保肥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减少农药使用、促进增产、防虫防病的作用,多重功效的组合,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及农药的使用数量,而因此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将随之解决。
1.3 秸秆禁烧示范作用
以某一县为例,在目前国内其他县市对秸秆规模化、无害化处理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时候,该地区利用本项技术,在县域不同区域建设多模块项目分厂,全面处理该县域内秸秆问题,减轻了巨大的行政成本且化害为利,为环境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与周边秸秆处理问题“老大难”的县市相比,秸秆禁烧做得好,就是一个示范的典型。
1.4 绿色农业建设示范
解决了秸秆焚烧、丢弃问题的同时,又能够将这些秸秆变废为宝,秸秆炭化产品的还田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区域内农药、化肥使用量,让当地种出来的粮食农药残留更低、营养价值更高,让当地百姓吃的粮食更加减抗,提前进入生态农业规划建设轨道。
1.5 提升GDP的有效环节
假定某一县每年有40万吨秸秆需要处理,本项目需要累计投入20个模块分厂才可以全部解决县域内的秸秆处理问题,合计需要持续投入建设资金约8000万,同时每年产出销售收入约1.2亿,为其他行业带来的消费收入如设备维修、服务消费、秸秆收取费等等将均不在少数,可以说为县域内GDP的增加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2 生态效益分析
相比政治效益,项目建成后生态效益的产生将会更加明显,下面将其产生的生态效益简述如下:
①:有效处理秸秆焚烧问题;
②:降低单位面积良田的用水量,节约水资源;
③:降低单位面积良田的化肥用量,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④:降低单位面积良田的农药使用量,减少作物农药残留;
⑤:改良土壤,吸附钝化重金属、农药,疏松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减少甚至解决土壤污染问题;
⑥:在解决秸秆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解决当地育林树枝等废旧物资的处理问题;
3 社会效益分析
3.1 提高农民处理秸秆收益
如前所述,秸秆炭化还田讲给农户带来诸多收益,只有带来收益才能让农户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秸秆处理这一国家大势上来。
3.2 解决项目所在地农民就业问题
项目分厂建立后,每个20000吨规模分厂平均可为区域内提供约15名左右稳定的直接就业岗位,因厂区职工的存在及厂区各项业务所需,可为周边间接就业岗位30名。
依然按照某县40万吨秸秆来计算,总计可解决直接就业约300名,间接就业约600名。
3.3 为农村量身打造的振兴乡村经济项目
本项目的原材料需求,决定了项目必须在农村长期存在,因此只要有原料在,项目就在,项目在,上述所有的收益均在。